點擊排行
{{index+1}}
{{item.title}}
文博
在港大醫學院,或在更廣闊的香港醫學界和公眾視野中,袁國勇醫生無疑已是傳奇。8月25日,適逢國家科技部公布香港15間全國重點實驗室,由袁國勇等領銜的新發傳染病實驗室名列首位。
訪談


「文明的星河——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博物館藏文物聯展」日前亮相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今次展覽是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文博機構首次在北京舉辦文物聯展。
神州


由中央文史研究館、國家大劇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聯合主辦的「集虛尋境——王明明中國古典園林作品展」近日在國家大劇院藝術館舉行。
文博


藝術
位於中環的餐廳都爹利會館為慶祝翻新與重啟,正呈獻越南裔丹麥藝術家傅丹(Danh V?)的展覽「不如我哋由頭嚟過」,直至2026年4月6日。展覽由William Zhao策劃,標題取自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洩》中的臺詞,以對應會館的重啟。
藝術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打造香港成為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領先商業洞察供應商MDR行政總裁鄭文良回應表示,憑藉香港政府積極的政策措施,以及加強與全球藝術領袖的聯繫,香港有望超越倫敦,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樞紐。這些針對性措施將吸引國際頂尖參與者,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並提升其在全球舞臺的影響力。
2025施政報告


由人類命運共同體協會聯同香港北都會藝術館(非牟利)主辦的「香港北都會文藝發展大計推動式」今日(9月15日)於北區粉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舉行。
香港


卓納畫廊香港空間正呈現群展《界(線)》。展覽匯集由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以及來自全球亞裔社群的新聲力量,聚焦當代生活中的閾限——它們劃分國家、空間與當代生活,並將邊界視為一種觀念性與心理性的存在狀態。多件作品為藝術家特為展覽創作的新作。
藝術


文學
近日翻檢故紙堆,得見2019年7月2日《文匯報》副刊一頁泛黃剪報——那日恰是《愉韻度曲》專欄初綻芳華之時,拙作《讓洋人學懂欣賞中國書法》首度與讀者相見,記述在大西洋城萊斯公立藝術館展出書畫時的趣聞軼事。自此,我與文匯結下不解之緣,六載筆耕不輟,竟成生命中一段錦繡年華。
文學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製的五集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吳越記》,將於9月8日起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播出,央視頻全網首播。
文學


8月25日晚,2025微博文化之夜在河南鄭州舉辦,共頒發14組榮譽,對在文化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進行表彰。其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李敬澤獲得「微博年度傑出文化影響力人物」榮譽,劉醒龍、石一楓、岳南獲得「微博年度影響力作家」榮譽。
文學


18日,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牽頭組織編選、南方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大灣區文學選本》(下簡稱《選本》)在2025南國書香節舉行新書首發式。
灣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