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團隊
近期「反內卷」迅速成為中國經濟政策最火熱的關鍵字之一,從中央頂層設計的戰略部署,到各部委協同發力的精準施策,一場旨在規範市場秩序、破除惡性競爭的治理行動正在全面推進。
政策導向層面,中央頻頻強調嚴厲遏制惡性競爭,各部委更是密集出臺具體措施積極回應。自去年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等表述正式納入年度工作部署。
6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新增條款針對「內卷」亂象,以法律利劍斬斷「不合理低價競爭」的鏈條。7月國家發改委提出「推動重點行業著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後產能」。緊隨其後,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聯手推出了《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首次在法律層面明確界定了低價傾銷標準。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更側重於優化市場環境
為扭轉2015年中國工業領域的產能過剩和通縮局面,中央同年提出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成為主線。在需求端,同期棚改貨幣化安置、大規模基建投資以及全球復甦,共同推動需求回升。最後工業品出廠價迅速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攀升;供給側改革帶動上游行業股價和企業盈利大幅反彈並通過價格傳導改善工業企業整體利潤增速。2016-2017年的供改側改革在「去產能、穩價格、增效益」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功。
本輪更側重於優化市場環境,在操作策略上更注重法治化和差異化,同時在宏觀層面上所面臨的挑戰也更為複雜(如何避免「只限價不促銷」的兩難)。相較於2016年的「重拳出擊」,此次供給端改革實踐顯得更為溫和且理性。「反內卷」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神的一種延續和發展。
部分行業盈利有望改善
短期來看,由於直接針對價格戰等突出問題,「反內卷」確實可能有望改善部分行業的盈利狀況?;ヂ摼W平臺或將迎來經營品質的提升。汽車領域有望緩解上游零部件被壓價的局面。醫藥行業則通過打擊「唯低價中標」等做法,有助於改善企業回款周期和盈利。光伏行業方面,頭部企業已聯合減產,盈利有望企穩。金融行業也正在從「價格戰」導向逐步回歸理性。有色金屬和建材行業也重啟錯峰限產、行業標準提升等措施,有望開啟新一輪出清。
從中長期看,「反內卷」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長期效果取決於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需求端的配合。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255